中国古代的矾化学

中国古代的矾化学

中国古代的矾化学

来源:未知作者:李久明 点击:次 所属专题:

中国古代化学

版权申明:凡是署名为“化学自习室”,意味着未能联系到原作者,请原作者看到后与我联系(邮箱:79248376@qq.com)!

中国古代在染色、医药、炼丹术中都曾广泛地应用各种矾,包括绿矾(FeSO 4 ·7H 2 O,又名青矾,用于染黑,所以又称皂矾)、白矾[KAl(SO 4 ) 2 ·12H 2 O,又名明矾]、黄矾〔KFe 3 (SO 4 ) 2 (OH) 6 〕、胆矾(CuSO 4 ·5H 2 O,唐代以前称石胆)。 ① 绿矾:为中国制取和应用

网站温馨提示,请您保护好眼睛!双击图片可放大! 【视力保护色 】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古代在染色、医药、炼丹术中都曾广泛地应用各种矾,包括绿矾(FeSO4·7H2O,又名青矾,用于染黑,所以又称皂矾)、白矾[KAl(SO4)2·12H2O,又名明矾]、黄矾〔KFe3(SO4)2(OH)6〕、胆矾(CuSO4·5H2O,唐代以前称石胆)。

① 绿矾:为中国制取和应用最早的一种矾。战国时期已用于染黑,那时是通过焙烧涅石(含煤黄铁矿)取得的,所以得到“燓石”(后改称为礬石)之称。《山海经》已有关于涅石和以涅(绿矾)染黑的记载。在北宋盛行胆铜法后,便得到了廉价的副产品绿矾。黄矾是绿矾经自然风化氧化而形成的,很早就用于染色;唐代以后又成为炼金术中的“染色剂”。

② 胆矾:石胆和白矾在中国古代用作医药。《神农本草经》将石胆列为中品。炼丹家因为它具有“能化铁为铜成金银”的神异特性,将它视为“延寿、成仙”的圣药。唐代以前,它的主要产地是遥远的陇西羌道,十分难得,所以唐人所辑《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中有胆矾的制法:用黄矾、绿矾和曾青(碱式碳酸铜)合炼后经浸取、重结晶而制得。东汉炼丹家狐刚子曾干馏胆矾,从挥发物中收集到硫酸,但未曾推广。

矾在中国古代化学中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和硝石一起加热时所起的反应和作用。这时,它们便部分地起硝酸的作用。例如,红升丹和白降丹的升炼、铅丹的“矾硝法”炼制、南宋以后出现的“炸金法”(金银分离术)都依靠这种混合药剂的作用。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用手机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可浏览、收藏、分享;若对您学习有帮助,请点击打赏图标,扫描二维码,赞助本站。

------分隔线----------------------------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分隔线----------------------------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砷化学

下一篇: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相关文章

雷柏机械键盘测评:高颜值,多兼容,手感很赞
365bet官网平台

雷柏机械键盘测评:高颜值,多兼容,手感很赞

🕒 08-01 👁️ 5259
动物也送礼
365bet资讯网

动物也送礼

🕒 10-08 👁️ 4982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安装在哪里
365bet官网平台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安装在哪里

🕒 10-08 👁️ 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