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老布什跟着尼克松第一次去中国,虽然只是个随行官员,但这次访问让他对中国有了初步印象。
尼克松那次访华可是个大事件,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老布什算是亲眼见证了这个历史转折点。到了1974年,他主动请缨去北京当驻华联络处主任。
当时福特给了他几个选择,比如伦敦、巴黎这些热门地方,但他挑了北京。
很多人觉得奇怪,毕竟那时候中国刚从封闭中走出来,经济还很落后,跟欧洲那些发达国家比差远了。但老布什不这么看,他觉得中国有潜力,未来能成大事。这眼光在当时真挺超前的。
在北京那一年多,他没把自己当外人,整天骑着自行车满城转悠,跟当地人打交道,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他老婆芭芭拉也跟着一起融入,学做中国菜,家里经常摆上饺子、烤鸭。
他还跟各国大使一块儿聊天,聊聊他们眼里的中国是啥样。这种接地气的做法让他在中国老百姓里挺受欢迎,大家管他叫“骑自行车的使节”。
他不是光在那儿摆官架子,而是真想搞明白这个国家。这段经历对他影响特别大,后来不管是当总统还是卸任后,他都一直对中国保持着好感。
1975年,老布什被调回美国当中央情报局局长,但没过多久又陪着福特总统再访中国。这次他见到了毛泽东,两人聊了聊国际局势,气氛还挺轻松。
到了1989年,他当上总统,上台没一个月就跑来中国访问。
这次访问挺特别,因为他没按老规矩先去欧洲,而是直奔北京。老布什派了国家安全顾问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和副国务卿劳伦斯·伊格尔伯格秘密去北京,跟中国领导人沟通,稳住了局面。
1991年,他还顶着压力延长了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这可是中美贸易关系的关键一环。他的想法很简单:中国不能孤立,得拉进来一块儿发展。
老布什访华的次数多到让人咋舌,总共22次。
尼克松开了个头,但也就去了几次;克林顿、奥巴马这些后来的总统加起来都没他多。他当总统时去了几次,卸任后也没闲着,三天两头往中国跑。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又来了,还在开幕式上露面,带着家人一起感受中国的变化。他每次来都挺低调,不搞啥大排场,但就是喜欢跟中国人打交道,吃点地道的中国菜,聊聊老朋友的事儿。
中国人也挺认他,每次接待都特别热情,把他当“老朋友”对待。他自己也说过,别的国家没这么欢迎过他,只有在中国有这种感觉。
最亲华的总统
为啥老布什这么喜欢中国?
有人说是因为他早年在联合国和北京的经历,让他觉得中国不是敌人,而是伙伴。他在联合国那会儿就支持中国重回国际舞台,后来在北京又亲眼看到中国人的韧性和潜力。
他觉得中国不是那种只会跟美国对着干的国家,而是能一块儿干大事的合作对象。他当总统时提了个“超越遏制战略”,意思是别老想着压着别人,得让大家都过得好。
这思路跟冷战那会儿的对抗完全不一样,他觉得跟中国搞好关系,对美国自己也有利。
再说说“最亲华的美国总统”这个称号。这可不是随便叫的,是他实打实干出来的。1971年,他在联合国力挺中国,那时候美国很多人还不乐意,他却觉得这是历史趋势。
1991年延长最惠国待遇,又给中美贸易开了绿灯。他卸任后还支持中国申奥,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他也挺高兴。这些事儿加起来,让中国觉得他是真朋友,不是光说不练的那种。
当然,老布什也不是没争议,有人说他太软弱,没硬气起来。但他有自己的算盘,觉得跟中国翻脸没啥好处,长远看还是得合作。
他不是那种喜欢吵架的人,更愿意坐下来谈。
这性格可能跟他当过飞行员、搞过生意有关系,做事稳当,不爱冲动。他的团队里,像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国防部长迪克·切尼这些人,也都挺务实,帮他把外交搞得有条有理。
老布什说的“世界的未来在北京”也不是随便说说。他1974年去北京时,中国还挺穷,街上自行车比汽车多,经济刚起步。
但他看到中国人的干劲和国家的潜力,觉得这地方迟早会起来。后来他当总统时,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往上走。
他1991年延长最惠国待遇,就是赌中国会变成世界经济的大玩家。事实证明他没看错,21世纪头20年,中国经济蹿得飞快,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老布什的“亲华标签”还有个背景,就是他跟别的美国总统不一样。
尼克松开头,但主要是战略需要,跟中国关系不算特别深;里根忙着跟苏联掰腕子,对中国没那么上心;克林顿上台后对中国挺硬气,经常拿人权说事儿。
到了小布什那会,中美关系又因为贸易和军事问题有点紧张。而老布什不管当总统还是卸任后,都没跟中国红过脸,老想着怎么一块儿干点正事。这种态度在历任总统里挺少见。
他当总统那几年,除了跟中国打交道,还干了不少大事。1989年,他提了个“世界新秩序”的想法,想让冷战后的世界更和平,他推动苏联解体,冷战就这么结束了。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他组织多国部队,把萨达姆打得没脾气。这场海湾战争打得干脆利落,美国的地位一下子上去了。但国内的事儿没搞好,经济低迷,失业率高,税收还得加,1992年连任就没戏了,输给了克林顿。
卸任后,他没闲着,经常跑中国,带家人一块儿去。他还成立了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中美关系基金会,2017年正式启动,想让中美关系一直好下去。
结语
2018年11月30日,老布什在休斯敦家里去世,活了94岁。中国领导人发了吊唁,说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媒体也发了报道,回顾他访华的那些事儿,说他是中美关系的“关键人物”。美国白宫降了半旗,纽约股市还停了一天。
老布什去世后,他的遗产还在影响中美关系。他成立的基金会到现在还挺活跃,2023年还搞了好几个活动,比如在纽约颁了个全球领导力奖,又在圣安东尼奥开了个家禽出口的会。
说实话,老布什跟中国的关系,搁在今天看挺有意思。现在中美关系有时候挺紧张,贸易战、技术战打得热火朝天。老布什的“合作比对抗强”策略,听着挺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
他不是啥都不管的那种“亲华”,而是觉得跟中国处好了,美国也能赚。他没把中国当威胁,而是当机会,这种想法在当时挺大胆。
“世界的未来在北京”这话,现在听起来也不算夸张。
中国这几十年蹦得太快,经济、科技、国际地位都上去了。
老布什没猜到具体细节,但他抓住了大方向。他觉得北京不是个小地方,而是能影响世界的中心。这话搁在1974年说,可能有人觉得他疯了,但今天回头看,真有点道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